☆、新年番外
作者有话要说: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啦,提前祝追文的小可爱们诸事顺利!心想事成!年年有鱼!
o(*^@^*)oo(*^@^*)oo(*^@^*)o
“我觉得,”我说:“解开密码的关键,是弄清谁埋下的盒子。谁在这块地上住过,这块地曾经属于谁,或者清末民初的时候,谁有钱埋下这样一个盒子,是一条线索。”
“这种资料,最有可能记载的就是族谱或是地方志,”龙擎苍说:“族谱得去问四叔公和卫海,走。”我们在祠堂门口遇到卫海,他刚从里面出来,说是换了两个年轻人继续试密码,他好歹40多岁了,眼有点花了。
“族谱啊,”卫海说:“刚才微雨有来找过,我拿给他看了,他翻了几下,就走了。”“能不能给我们看看?”龙擎苍问,“可以是可以,”卫海进去,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本子,问:“不过你们都来看族谱做什么?”
我们接过来一翻,发现前面最老的一部分是影印的。龙擎苍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“哦,解放前的部分是从一个老秀才家里找到的,原件他的后人不愿意拿出来,所以弄了影印件。”
翻到中间部分,大概是解放后到80年代的时候,写的也不完整,有好几种笔记,到了后面才是电脑打印字体,大概是后代人口也多了,80年代到现在占了很大一部分,足足有三分之二以上。我们将族谱从头翻到尾,又从尾翻到头,发现这本族谱虽然厚,但是比较简单,只有“姓氏源流”,“世系世传”和“祠堂”几部分。
所谓的“姓氏源流”就是介绍本族姓氏来源、本姓历史、始祖、始迁祖、家族迁徙经过,各支派远近关系等等,然而龙家族谱里却只有简单的一句话——明万历年间,由某某省迁到此地。
所谓“世系世传”就是记录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、生卒年月、科第、妻室、子女、葬地等,然而解放前的部分极其简单,就是一些人名。
最后的“祠堂”部分,记录的是上一次80年代修建龙家祠堂的经过,也没有什么帮助。“关于族产,”龙擎苍问卫海:“族谱里为什么没有记载?这样的族谱不完整啊。”
通常来说,族谱里的“族产”指的就是家族集体财产,如坟地、祀田、义庄、学田、山林、房屋等数量、位置以及管理办法,有的甚至会附有详细的图纸。
“以前的族谱能保留下来就不错了”卫海说: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