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泰十二年年初,莫卧儿汗国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于达卡街头遇刺。
虽未身亡,但也是身中三枪,可谓是身受重伤。
大唐的医生抢救了好几个小时,才将巴哈杜尔沙二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但即便如此,大唐和英国在外交上也是变得剑拔弩张。
双方在印度,在澳大利亚,在北美,频频针锋相对,几乎要再度开战。
而就在这大唐和英国针锋相对的时候,欧洲局势也是正在迅速变化。
首先就是,变化最大的就是德意志联邦。
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德意志联邦中的带头大哥,1864年才刚并肩子上,和丹麦开战,拿下普丹战争的胜利。
可等到两年后的1866年,普鲁士和奥地利便因为石勒苏益格-荷尔斯泰的利益而翻脸。
战争刚开始的时候,奥地利联合巴伐利亚、汉诺威、萨克森等德意志联邦国,以捍卫德意志为借口,向普鲁士开战。
面对敌人的联军,普鲁士不可避免的陷入被动之中。
但很快,随着俾斯麦在外交场上纵横捭阖,普鲁士利用同意大利及北德的一些中小邦国的结盟,将部分奥军吸引到南部战场。
北部的普鲁士军队在短时间内控制了整个北德意志,而后普军接连在萨多瓦和柯尼希格雷茨大败奥军。
战争仅仅只持续了七个星期,奥地利便宣告战败。
战败的奥地利被迫解散散德意志邦联。
普鲁士以惊人的速度,迅速搅乱了欧洲大陆上的均势。
次年,也就是大唐和英国在全球范围内针锋相对的同一时间。
普鲁士牵头成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邦联,并通过联邦宪法,为实现德意志统一准备了条件。
但是,也正是由于普鲁士的强势崛起,引起了法国方面的警惕。
在大唐和英国针锋相对的同时,普鲁士和法国也是开始在外交层面上进行争锋。
……
时间迅速流逝,开泰十二年年末,李奕在京城召开大朝会。
并于大朝会上宣布,自明年起,大唐将试推行义务教育法。
义务教育法规定,自法律颁布的那一天起,适龄儿童都必须得进入学校,接受为期六年的义务教育。
如果学生在该接受教育的年纪辍学,那么监护人要接受处罚。
而大唐朝廷,将会拨款负责负责学生的学费,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只需要自行承担学杂费和书本费就可以。
此举,极大的降低了大唐境内的受教育门槛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