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会察觉自己身处在梦境。”
陶哲轩在白板上写下了“预判梦境手段”几个字,随即将目光投向台下。
他沉声说道:
“对方如果要操控科学家梦境,想要达成的无非两种结果。
“一是策反,这是对方的利益最大化。二是逼疯,让我们无法继续为米国工作。
“我们需要预判的,是科学家们的内心弱点和潜在的诱惑,推测出对方可能会在梦境中对我们施展的手段。
“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利用对方的梦境专心科研,不会迷失自我。”
一名心理学教授站了起来,提出了自己的看法:
“科学家的弱点大多集中在对未知的好奇,对真理的执着,甚至有一部分人,追逐名誉和学术成就。
“这些都是极易被利用的缺口。”
陶哲轩点头道:
“说的对。对方可能会利用我们对真理的渴望和探索的执念,制造出一个让我们迷失的梦境。”
一位从事量子物理学研究的科学家,说道:
“如果对方用一种全新的理论架构来诱惑我们,我们当中很多人可能会难以抗拒。”
一阵讨论之后,陶哲轩提出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:
“从现在开始,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抗性,增强警觉。无论梦境如何真实,我们都不能被欺骗。”会议室内的人纷纷点头。
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,米国科学院集中了数千名科学家的智慧。
短短两个小时内,他们设想并整理出了两千种可能在梦境中遇到的情境。
每一个梦境大都围绕着两个主题:
策反或逼疯。
可能会发生的梦境情境——
在米国遭遇不公和排挤。
梦境中,他们可能会被自己的团队孤立、被剥夺实验资格,甚至被排挤到无法进行学术工作的地步。
这类情境,引导他们对米国产生憎恶,达到策反的目的。
还可能会发生的梦境情境——
无尽的科研失败。
在这个梦境中,科学家们可能会经历一个接一个的实验挫败,每一个失败都逼近他们的心理底线。
让他们不禁怀疑自己长期以来追求的科研目标。
梦境会制造出一种真实且无望的挫败感,通过不断的失败,让科学家们逐渐崩溃,彻底怀疑人生。
像这样的梦境可能性,科学家们整理了两千多种可能。
归根到底,在陶哲轩看来,梦境设计者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两种:
要么令他们失去理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