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报告,已经在陈荒煤和校方的共同安排下顺利组织起来。
请到了江弦这个当红作家做报告,燕京大学可以说相当的重视,特意开放了礼堂用作报告场地。
与此同时,江弦来报告的消息一放出去,立刻传遍了燕大校院。
这天清晨,一帮闻讯而来的学生立刻包围了礼堂的门口。
好在今天校领导都会出席,更别提还有陈荒煤这样的人物到来,保卫人员早有准备,提前做好了各班的人员统计,学生们在这样地方安排下有序入场。
江弦跟着陈荒煤,见到了燕大的一众领导,依次握手打招呼,其中有一位吸引了他的注意。
约莫七十岁模样,头发白,身着一件朴素的中山装,干瘦的身材穿这样的衣服居然挺括,五官端正,眼睛小,脸有点儿大,人中特长。
人中长的人都长寿。
“这位是我校的副校长,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季羡林同志。”一位校领导介绍道。
江弦一听,赶忙握住这位的手。
“神交已久、神交已久。”
季羡林和陈荒煤年岁相仿,他在后世被称为“国学大师”,不过他本人不承认这个名讳。
季羡林也是作家,也写作,不过他最大的成就还是在语言方面。
他精通12门语言。
这12门里有英语、法语这些常见语言,也有巴利文、梵文,甚至他还是世界罕见的精通吐火罗文的学者。
当年,因为一个“浮屠与佛孰先孰后”的问题,胡士和陈垣吵得不可开交。
胡士说:“浮屠在先,佛在后。”
陈垣说:“放屁,明明先有佛,后有浮屠。”
两人你来我往,谁都说服不了谁。
最后季羡林说,“这些个教授,就知道吵吵吵,吵个屁!看我的!”
胡、陈两人争来争去不离中国文献,
季羡林直接放绝招,直接就找梵文、吐火罗文、龟兹文、回纥文、康居文、于阗文
最后直接憋出一篇《浮屠与佛》的论文。
“浮屠”来源于印度古方言,“佛”来源于吐火罗文,所以“先有浮屠后有佛”。
就这么的,瞬间把胡陈两人久攻不下的碉堡炸为平地。
说起这位呢,算起来也就俩污点,一个是后来他儿子在他去世以后天天为了遗产跟燕大闹腾,另一个就是刘波。
这个刘波跟龙傲天没啥关系。
刘波是季羡林的关门弟子,燕大哲学系的博士,搞了部《传世藏书》,一套售价12万,说服了季羡林这块儿金字招牌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