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条路,是五十多年前,村子里的人,依靠人力修建出来的一条路。本来那条路下方,有另外一条路,也是之前大家走到路。”郑安世开始讲述有关那条路的事。
只是,他没有一开始就讲明那条路的异常,而是先从那条路的诞生讲起。洛白山没有在意,反而饶有兴致的听郑安世诉说。
“五十多年前,一场大雨,引起一次不大的山体滑坡事件,事件发生的地点就在前面那座山上。之前那条路,一大半被山体滑坡覆盖。”
“不过,这对于那个时候,几乎没有摩托车这样的交通工具,我们对于路的要求不高。人们出行也不是很频繁,所以,就从山体滑坡上方平稳一点的草地走,也没有什么修路的打算。”
“不过之后不久,文.化.大.革.命爆发,上面下达指示,有一批人数不少的知青下放到这一带,我们前山是当时与这边联通的唯一一个入口,其他地方到这里,就要绕很远了。于是,我们要准备一条皮卡能通过的路来。”
“村长发动大伙儿,还叫了周边村子不少人,开始修路。修路,那可是一件苦活,先得挖出一条路的轮廓,然后铺平,然后弄瓷实了,才能勉强算一条路。”
“要是搁到现在,也许机器过来,三两天就能将一条路弄得有模有样。但是,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唯一能够用的就是两种——人力和畜力。我当时还没过十岁,所以也没有亲身参与过,又加上修路也是一个危险活,大人不让乱跑,所以不能切身体会那样的场景,只是看着大哥和父亲,明天晚上回来,身上浓郁的汗味,半迷糊着吃个饭,然后到头就睡。”
“辛苦了一个月,终于在送知青的车过来之前,弄出一个勉强的轮廓。来的人比我们预想中要多一些,足足来了十辆车。因为是要送去周围三十多个村子,所以十辆车,两百多人要不是很多,一个村子也就六七个人。我们这边留了四男两女六个知青,都是那种体质软弱,一脸书生气质的青年学生。”
“路虽然勉强修好,但毕竟是仓促完成的,虽然付出了巨大努力,路况还是十分糟糕的水准,毕竟是人力完成的一条两千多米的山路。村长和一些干部,还是受到上方一些人的批评。”
“于是,村长提出二次修缮道路的想法,当时农忙时节还差一点时间,所以人力充沛,于是第二次道路修缮开始了。”
“第二次修缮,那六个知青自然也是参与了 不过,村长看他们没有什么体力,也没有给他们安排什么重活,随便给了几个轻松一点的岗位,让他们跟着混。尽管如此,对于没有干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