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要是我儿子,我非凑得他姥姥都不认识为止。”
赵师傅挥了挥手:“行了行了,人家估计是哪个大院子弟,上次红就是他给换的,说明人家不差吃,哪像我们呀。”
几个人在那里嘀嘀咕咕,林三七叔侄三人倒是吃得挺开心。
大饼油条配豆腐脑,在1959年已经可以算得上顶级早餐配置了,不过种好日子明显到头了。
等吃得差不多了,林三七站了起来去结账,本来应该是先给钱票再吃,可谁叫林三七是“大院子弟”呢,有面子。
“赵师傅,多少钱?”
“一斤二两粮票,再给4角钱就成。”
“得嘞,谢谢您,回见。”
从饭店里出来,两个小朋友在幸福地打着饱嗝,林三七则有点发愁了,为啥?他的粮票越来越少了。
之前5斤粮票,两顿早餐下来,现在只剩2斤多。
就林三七这大手大脚的法,这点粮票显然支撑不了多久,如果去大饭店估计一顿饭就给造没了。
可是要去哪里搞到粮票,这是比较头痛的事情。
林三七已经在黑市观察过了,真正拿粮票肉票出来交易的不多,现在吃饭是最最紧要的。
相反什么自行车票、手表票、收音机票到是挺多,不过人家也不肯换钱,只答应换粮票或粮食,主要还是为了一口吃的。
林三七不缺吃的,时空门里面的粮食够他全村开席了。
他是馋,因为他通过看记录片,知道1959年是传统餐饮最后辉煌的时代,因为这时候还有公私合营,那些大师手艺没落下。
其实传统餐饮跟中医一样,中间的传承是有断代的。
传统烹饪是非常讲究师傅领进门的,你一个小厨师自己对照着书本学,能学到几成本领?
比如说盐少许,少许是多少?
再比如炸至7分熟,7分是咋样的?
这些只能意会,不能言传的真本领,都是人家大师傅悟了几十年得出的经验,不是靠你看几天书学得会的。
所以林三七准备抓紧时间赶紧去吃一圈,比如老bj著名的八大楼八大居八大堂八大斋。
“八大堂”是:惠丰堂、聚贤堂、福寿堂、云福堂、会贤堂、福庆堂、庆和堂、同和堂。
“八大楼”是:东兴楼、正阳楼、鸿兴楼、泰丰楼、致美楼、新丰楼、安福楼、春华楼。
“八大居”是:砂锅居、天兴居、鼎和居、广和居、义盛居、同和居、天然居、会仙居。
“八大春”是:上林春、鹿鸣春、庆林春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